经常看到有宝妈在问自家宝宝差不多一岁多了,在日常行走、说话等方面有些异常这是不是脑瘫的表现,其实很多时候对于脑瘫我们经常会和其他一些疾病相混淆,比如有些宝妈发现自家宝妈有脚尖垫地走路的行为就误以为是脑瘫,但其实这也可能是孤独症的表现,再比如前面我们说的行走、吞咽困难也可能是家族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所致,所以究竟是不是脑瘫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检查来看。
其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如上文的宝妈一样,一旦孩子的生长发育出现异常首先想的就是脑瘫,但其实脑瘫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疾病,容易出现误诊。尤其是容易和有些疾病混淆,当宝宝以下这些症状,不一定就是脑瘫:
1、脚尖垫地走路
宝宝习惯性的用脚脚尖垫地走路,这个时候家长就有可能误会的,认为这是脑瘫疾病,但是带孩子到医院去体检,却发现没有出现跟腱挛缩跟腱反射亢进的问题,但其实这可能是孤独症的表现。
2、肢体远端畸形
其实先天性马蹄足表现与脑瘫很类似,都是肢体远端畸形,但是先天性马蹄足没有肌张力增高的表现,是出生后既有的表现,而脑瘫马蹄足是病情加重的结果,是后天获得的。
3、行走困难
可出现行走困难、吞咽困难、语言困难等情况可能是家族遗传性痉挛性截瘫,该病症和很脑瘫极其相似,一般在晚期会有二便障碍,这个时候可以做基因检测来鉴别。
4、下肢软而无力
肢体及步态共济失调、吞咽困难和构音障碍,可有自主神经损害这不一定是脑瘫,可能是橄榄桥-小脑萎缩症,表现为双下肢无力、发软和易跌倒,明显步态不稳、眼震、意向性震颤和断续语言等。
5、肌张力波动性大
幼年发病,肌张力波动性大,单侧肢体先发病、步态怪异,有晨起轻、晚上加重的情形,极易与脑瘫混淆,速溶美多巴口服可以鉴别,要高度重视此病与脑瘫的区别。
6、活动减少
三体综合征孩子在新生儿期表现的症状不明显,只是活动略微减少,但是没有面部表情异常的问题。很多时候也会和脑瘫混淆,但其实这个通过染色体检查就可以诊断出来。
不管是不是脑瘫,一旦孩子出现上述这些异常表现就要及时去医院做检查,即使已经确诊是脑瘫,这个时候也要保持怀疑的态度,最好是多做几项有利于鉴别的检查,这样结果更准确,才能准确的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
虽然脑瘫容易和其他病症相混淆,但其实脑瘫患儿也会有一些明显的异常表现,下述这些就是脑瘫儿比较明显的症状表现,有问题的宝妈们可以参考对照一下自己宝宝的情况。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