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临床上为了对该疾病严重进行更好的判定,制定了相对应的评分表,又名子宫内膜异位症asrm评分表。该评分表将子宫内膜异位症分为四期,分别是Ⅰ期(微型):1~5分,Ⅱ期(轻型):6~15分,Ⅲ期(中型):16~40分,Ⅳ期(重型):>40分。其中重型子宫异位症特别严重,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不孕。
评分为40分的是重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内膜组织生长在除子宫腔和子宫肌层以外的地方,简称为内异症,常见于25~45岁女性,这种疾病会导致继发性痛经、性交痛、月经异常等症状,随着病情加重还会导致女性不孕。临床上为了对该疾病精准治疗制定了子宫内膜异位症评分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内异症症状轻微是一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asrm评分表
内异症的分期方法很多,目前我国多采用美国生育学会(AFS)提出的“修正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法”。该分期法于1985年提出,1997年再次修正。内异症分期需在腹腔镜下或剖腹探查手术时进行,要求详细观察并对异位内膜的部位、数目、大小、粘连程度等进行记录,然后进行评分。
该分期法有利于评估疾病严重程度、正确选择治疗方案,准确比较和评价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并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共分为四期:Ⅰ期(微型):1~5分,Ⅱ期(轻型):6~15分,Ⅲ期(中型):16~40分,Ⅳ期(重型):>40分。
子宫内膜异位症要求详细观察并对异位内膜的部位、数目、大小、粘连程度等进行记录,然后进行评分。分期如下:
等级划分 | 分值 | 病理表现 |
I期微型 | 分值为1-5分 | 腹腔镜下见孤立性的病灶,粘连不明显 |
II期轻型 | 分值为6-15分 | 病灶分散在卵巢和腹膜表面,较表浅,所有病灶总直径不超过5cm,粘连不明显 |
III期中型 | 分值为16-40分 | 有多个表浅及深层病灶,输卵管和卵巢粘连明显 |
IV期重型 | 分值大于40分 | 具有多个病灶及较大的巧克力囊肿,盆腔粘连致密 |
(1)腹膜
异位程度 | 病灶范围 | 评分 |
异位病灶浅 | 病灶<1cm | 1分 |
异位病灶浅 | 病灶1~3cm | 2分 |
异位病灶浅 | 病灶>3cm | 4分 |
异位病灶深 | 病灶<1cm | 2分 |
异位病灶深 | 病灶1~3cm | 4分 |
异位病灶深 | 病灶>3cm | 6分 |
内异症可能会导致卵巢功能下降
(2)卵巢(包含左右卵巢)
异位程度 | 病灶范围 | 评分 |
异位病灶浅 | 病灶<1cm | 1分 |
异位病灶浅 | 病灶1~3cm | 2分 |
异位病灶浅 | 病灶>3cm | 4分 |
异位病灶浅 | 薄膜粘连范围<1/3包裹 | 1分 |
异位病灶浅 | 薄膜粘连范围1/3~2/3包裹 | 2分 |
异位病灶浅 | 薄膜>2/3包裹 | 4分 |
异位病灶深 | 病灶<1cm | 4分 |
异位病灶深 | 病灶1~3cm | 16分 |
异位病灶深 | 病灶>3cm | 20分 |
异位病灶深 | 致密膜粘连范围<1/3包裹 | 4分 |
异位病灶深 | 致密膜粘连范围1/3~2/3包裹 | 8分 |
异位病灶深 | 致密膜>2/3包裹 | 16分 |
(3)输卵管(包含左右输卵管)
病灶范围 | 评分 |
薄膜粘连范围<1/3包裹 | 1分 |
薄膜粘连范围1/3~2/3包裹 | 2分 |
薄膜>2/3包裹 | 4分 |
致密膜粘连范围<1/3包裹 | 4分 |
致密膜粘连范围1/3~2/3包裹 | 8分 |
致密膜>2/3包裹 | 16分 |
(4)直肠子宫:直肠子宫陷凹部分消失,为4分;直肠子宫陷凹完全消失,为40分。
注:若输卵管全部被包裹,应为16分。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